第六百二十二章 黄河上空的曙光(四)_风起1924
官场小说 > 风起1924 > 第六百二十二章 黄河上空的曙光(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二十二章 黄河上空的曙光(四)

  “司令官,下定决心吧!我们不能等支那军队准备好再进攻,必须提前发起进攻。”安达兴助见永津佐比重犹豫不决,就忍不住催促道。

  他们的军队还没有集结完成,就传来中队大举北渡黄河。仅仅3天,中队就超过10万人渡过黄河,而吉本贞一指挥的军队却没能租阻止中队的渡河,甚至让中队打到了新乡城下。而且根据情报,中队还抽调了2个集团军准备渡过黄河,到时候吉本贞一能不能在中队的进攻下坚持住都是一个问题。

  而在黄泛区以西,这几天有大量的中队徒步穿过黄泛区抵达豫东,据可靠消息,目前已经有7万军队抵达豫东,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中队赶到豫东。在一个礼拜前,他们的军队是中队的两倍,但现在这个差距缩小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甚至会持平,那样日军就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第23军不少将领都建议提前发起进攻,打乱中队的部署,保持他们的优势。

  “阁下,安达君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支那军队虽然不断有援军赶来,但黄泛区会让他们的后勤很糟糕,这对我们是个优势,越拖下去,越对我们不利。”旁边的副参谋长也站出来支持安达兴助的建议,他们都明白这场大战的重要性,中日双方都不可能承受这场作战的失败。

  见一众部下都建议提前进攻,永津佐比重也不太好反对,但他也不好就这么下决定,很快他就想到一个办法,“这场作战,事关重大,必须征得冈村司令官的同意,我觉得应该向冈村宁次请求战术指导。若是冈村司令官同意提前进攻,我们再进攻。”

  “嗨!”安达兴助知道永津佐比重的顾虑,不过只是请示一下冈村宁次耽搁不了多少时间,便吩咐旁边的一个参谋起草一封电报给派遣军司令部,“阁下,之前的战斗可以看出支那军队对于兰封的防守很严密,我们若是继续以这里为进攻重点,很有可能重蹈覆辙。为了确保这次作战的胜利,这次作战必须改变进攻重点,以一部分兵力佯攻兰封,一部进攻杞县,然后以第10师团、第18师团、第27师团为主力从睢县出发,迂回进攻通许。

  支那军队在通许只有1个师的兵力,拿下通许后就挥师北上进攻开封,切断兰封、杞县等地支那军队的退路。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华北方面军增援的两个师团西渡黄河,沿着黄河北岸进攻豫北的支那军队,以策应南岸的作战行动。”

  “安达君,黄河北岸属于第1军的作战区域,我们拿自己的部队去增援第1军,不是削弱自己的实力吗?”旁边的副参谋长并不认可安达兴助的建议。

  之前的战斗,让23军的8个师团损兵折将。即便是补充了新兵,到目前为止,这8个师团也只有战前80%的兵力,炮兵等辅助部队只有战前的一半,进攻能力大幅下降,现在23军上下都依仗着增援的6个师团。这6个师团中,3个甲种师团{即第10、第14、第27师团},3个乙种师团,可谓是冈村宁次目前能派出的最强的部队。

  可现在安达兴助居然把其中1个甲种师团和1个乙种师团派出去支援第1军,这不是削弱自己这边的进攻力量吗?

  安达兴助反驳道,“要是第1军在黄河北岸被击败,支那军队很有可能南渡黄河,并迂回至我们的后方,到时候等来我们的只有战败。而且豫东战场狭窄,我们的军队无法展开,与其浪费着,不如投入到北岸战场。”

  “就按照安达君的建议执行。”永津佐比重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23军的指挥官是他,只要冈村宁次同意了提前进攻,怎么打主要是取决于他的选择。

  由于冈村宁次一直关注着河南的战事,所以当23军的电报发来之后,他就立即做了回复,同意永津佐比重提前发起进攻的提议。

  “永津君,此次河南一战,事关包括我在内的派遣军上下百万帝国将士的未来。对于你部提前进攻的建议,我予以同意,只希望永津君能明白身上之重任,务必消灭支那军队于豫东,为帝国的圣战争取时间。”

  。。。。。。

  中牟县城以西,占杨火车站。这是陇海铁路一个不起眼的火车站,始建于1909年,要是没有这场战争,或许这里还是方圆数公里最热闹的地方。不过此时的占杨火车站面目全非,铁路消失不见,要不是那冲的四零八落的铁轨和那明显的火车站牌子,任谁也不会想到这里会是一个火车站。

  黄河决堤,中牟可谓损失惨重,县城都爆发了洪灾,占杨火车站也没有逃脱。

  占杨火车站位于贾鲁河以南,距离河道不足3公里,在黄河决堤后,这里自然就被滔滔洪水给吞噬。铁路地基被毁,车站被淹,在黄河缺口堵住之前,这里还有着半米深的积水,直到缺口堵住后,这里的水位才下降,不过到现在依然有着一尺深的积水,但陇海铁路的路基却是露出来了,毕竟铁路地基要比两边的地面高。

  黄泛区之前爆发洪水,之前的道路早已被毁坏,现在积水仍在,无法重新修建一条道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沿着陇海线铁路前进,再把被冲毁的桥梁修好,就形成了目前唯一一条贯穿黄泛区的道路。

  这条路虽然可以通行吉普车,但道路太难走,坐在吉普车上简直就是受罪,所以李恪很早就放弃吉普车,改乘马前进。此时,李恪、史迪威等人正在火车站休息,而在他们的旁边,士兵排着两列正在徒步前行,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头。

  “李,你看着周围的村庄,之前应该都被洪水淹没。要是整个黄泛区都这样,贵国善后都是个大问题,幸好美利坚给贵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想来可以缓解贵国的压力。”虽然史迪威见过黄泛区,但却没有深入黄泛区,现在穿越黄泛区,才让他真正明白黄河决堤给黄泛区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在火车站周围,有着好几个村庄。现在是中午,要是在以前,现在应该都是炊烟袅袅,可现在这些村庄一点生气都没有。

  “日军会为此付出代价的。”李恪冷冷道。

  在沿途,仅仅是李恪一行人就遇到不少飘在水面的百姓尸体,不过现在距离黄河决堤将近一个月,这些尸体早已被水泡的面目全非。这在整个黄泛区很常见,黄河决堤后,洪水来的之快,贾鲁河两岸城镇、村庄的百姓根本来不及撤退,很多人都死在这场洪水之中。李恪能做的只有让下面的士兵把这些惨死的同胞遗体打捞起来,然后好好安葬。

  “之前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不就是最好的报复吗?”史迪威在这段时间可是亲自体验过李恪对日本的怒火,史迪威本来就对日本没什么好感,也不是那种圣母婊,对于日本的轰炸他可是双手赞成,不然陈纳德也不可能率领第14航空队参与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而且不止一次。

  在中美战略轰炸部队对日本本土发起第一次轰炸后,没隔10天又再次发起轰炸,仍然是九州岛,而且是中美联合轰炸,被炸的是佐世保。这里不仅是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基地,也是日本造船业比较繁荣的城市,仅仅佐世保的造船厂和周边配套工厂的员工就有6万多人。

  两次轰炸,对于日本的震撼不亚于在海外战场一次战败。日军在海外打了败仗,日本政府只需要封锁消息,日本国内没多少人能知道军队战败的事,但盟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可就不同了,日本政府根本捂不住。而且对于日本高层而言,前线一次败仗无所谓,但盟军几次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说明日本本土不再是安全之地。

  只不过这两次轰炸,都是小打小闹。现在的中美的联合轰炸力度并不大,主要还是受限于现有轰炸机的航程以及载弹量影响。所以只要有更合适的前线机场,盟军的轰炸力度会更大,特别是美国的b-29大量服役后,那个时候被轰炸的就不是一个九州岛了,而是整个日本本土。

  “这不够!”李恪沉声道。

  这两次轰炸日本才死多少人,十万人都没有,而中国死在日军手上有多少人?中国死在日军手上的人以千万计,日本目前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够。

  史迪威比较赞同李恪的看法,“那就继续轰炸,最好是中美联合打到日本本土。你不是说要在东京举行阅兵式吗?我认为这个建议挺不错了。”

  不一会儿,陈旭匆匆来到楼顶,“长官,豫东前线发来电报,日军在一个小时前对我军眼前阵地发起进攻,攻势很猛。”

  “进攻?这个时候?”李恪看了看头顶的天空,日军选的这个进攻时间倒是挺有意思的。像这种大规模进攻,要么是早上,要么是晚上,很少在大中午的进攻,这倒像是临时起意。

  日军的进攻的确是临时起意,但这不代表日军的进攻就很仓促。对于进攻,日军一直在准备着,所以永津佐比重下令这个时候进攻,前线的部队很快就开始了行动。

  “是的,长官!”陈旭肯定道。

  “有点意思。”李恪看了看电报,随手递给史迪威,“我还说在中牟多待一会儿,看来日本人不给我这个机会啊。吩咐下去,十分钟后出发,尽快穿过黄泛区,抵达开封。”

  虽然李恪一行人都是骑马前行,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所以等李恪一行人抵达开封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李恪一行人抵达开封城的时候,斯鹏文已经在城门口等候半天了。

  “你不在指挥部指挥战斗,跑城门口待着干什么?”看到城门口的斯鹏文和孙蔚如,李恪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

  “长官教训的是!”斯鹏文连忙道,“孙司令在指挥部坐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斯鹏文这话可就一语双关了,先是回答了李恪的问题,顺带给孙蔚如在李恪这里埋下一颗钉子。对于孙蔚如的到来,斯鹏文和下面一众将领很不爽,两个都是方面军司令,该听谁的?虽然在李恪抵达开封之前,斯鹏文暂时负责指挥豫东作战,但孙蔚如也不是很买斯鹏文的仗。

  虽然斯鹏文以及下面不少将领都是李恪嫡系,但他们除了是李恪嫡系外,还都是黄埔生,而且豫东的部队还有不少非李恪嫡系的中央军和杂牌军。本来中央军很多将领都看不起杂牌,而且孙蔚如又是西安事变的发起人之一,这让这些黄埔出身的将领自然很不满。

  虽然他们中有人对老蒋当初不抗日有些不满,但老蒋毕竟是他们的校长,所以孙蔚如在开封并不受下面将领的欢迎。在第六方面军中,孙蔚如仅仅能指挥38军,其他几个军都听耿泽生这个方面军副总司令的。

  孙蔚如也知道这个情况,也没强求,不过心里难免有怨言。李恪和史迪威来开封,他这不来迎接也算是表达其的不满。

  斯鹏文的言外之意,李恪听出来了,心里也对孙蔚如有些意见。虽然他不喜欢斯鹏文不顾战局跑来迎接,但孙蔚如连个起码的态度都没有,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人就这样,李恪也是人,也无法免俗。不过李恪也没给孙蔚如穿小鞋的打算,孙蔚如的处境已经够惨了,他没必要去伤口上撒盐。

  史迪威却是没有听出斯鹏文的言外之意,反倒是夸奖孙蔚如。别看史迪威是个‘中国通’,但毕竟不是中国人,对于这些弯弯绕绕也搞不明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c9.cc。官场小说手机版:https://m.gc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