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局势(四)_风起1924
官场小说 > 风起1924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局势(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一十六章 局势(四)

  “哈里,这是约瑟夫·史迪威今天刚刚发过来的电报,这个李倒是挺有意思的,居然想从苏联物资中截留一部分供远征军使用。”

  白宫小花园,坐着轮椅的罗斯福,看到自己的亲信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来了之后,就把手中的报纸放在一旁,让旁边的人递过来一封电报。

  霍普金斯是在1928年跟罗斯福结识,并成为其最信任的幕僚。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他也跟着进入了罗斯福的政府担任高官,在39年正式担任商务部长,不过因病在40年辞职。

  不过辞职后的霍普金斯依然没有离开美国政坛,在租借法案通过后,出任美国租借法案执行官、总统特别顾问和特别助理。作为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在二战爆发后,霍普金斯代表罗斯福先后访问英国和苏联,同丘吉尔和斯大林就美国提供军事物资示意举行会谈。去年8月更是陪同罗斯福出席美英首脑大西洋会议,参与起草《大西洋宪章》,在国内更是参与过多次重大军事战略的决策。

  霍普金斯有个外号,叫‘影子总统’,可见罗斯福对其的信任不减反增。

  霍普金斯接过电报,看了一会儿有些惊讶道,“这倒是稀奇事,之前约瑟夫不是一直在说李不听指挥吗?怎么这次居然没有提这个事,这可不是他的做事风格。”

  “说到不听指挥,这段时间,中国人通过詹森,还有他们的外交部长、驻美大使多次向我们提过希望能获得缅甸战区的指挥权。这都怪英国人,他们在缅甸的不耻行为让中国人根本不相信我们,而且这次李在缅甸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就让中国人胃口更大了。”罗斯福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

  霍普金斯倒是听出一些端倪,貌似眼前的总统并不是对中国人不满,而是对英国人不满。不过这也能说的清,罗斯福对丘吉尔一直就不满,连带对整个英国也不是很慢,更何况英队在东南亚的表现的确很糟糕。

  “其实,这个只是小问题,不仅是缅甸战区的指挥权,甚至整个东南亚盟军的指挥权都可以给中国人,准确地说让李担任东南亚战区的最高指挥官。苏联和英国的物资也可以分给一部分给中国,但前提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发起攻势,第一步就是收复仰光,然后以缅甸为基础,反攻东南亚其他地区。

  虽然史迪威对李恪不听指挥很不满,但从其话中也可以发现,中国远征军的作战能力并不弱,在装备一般的情况下就能打的这么好,这是英军不能做到的。

  而且通过中国远征军来牵制日军,也能缓解西南太平洋战场的压力,麦克阿瑟那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霍普金斯说道。

  “可是中国人会答应这个建议吗?而且丘吉尔也不一定会答应。根据史迪威的汇报,中国人好像对缅甸很感兴趣,这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而且要是远征军未来收复整个东南亚,中国人会不会对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感兴趣,这对我们没什么,不过对于英国却是大事。

  你也知道丘吉尔这个人一切以英国人的利益为重,就连英军在缅甸的逃跑行为都有可能得到了丘吉尔的授意。”罗斯福倒不是不同意霍普金斯的建议,但前提是搞定中英两国领导人的异议。

  霍普金斯倒没有愁眉不展,想了一会儿说道,“其实中国方面很好解决。我们可以用援助让他们答应增加远征军的兵力,至于缅甸可以让他们占领,但马来半岛在收复后必须交还给英国。对于英国来说,缅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印度和马来半岛。

  至于英国方面,其实也很好应对。现在苏联的情况很不乐观,我们给苏联提供的物资因为西伯利亚铁路被日军截断而堆积在西海岸的港口,导致在战场上很被动。

  苏联方面已经在新疆问题上让步,可见苏联也需要中国。只要收复仰光,我们援助苏联的物资,就能在仰光卸下,通过铁路直接运送到苏联境内,当然苏联也得想办法把中国境内的铁路完善。

  苏联对我们很重要,听说德军已经计划再次对莫斯科发起进攻,要是苏联没能守住,不仅对我们,也对英国,甚至整个大战的局势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英国应该明白苏联要是战败的后果,那样几百万德军都能把英伦三岛给吞掉。只是让出一个缅甸,就能确保英国本土的安全,丘吉尔首相应该不会算不来账。”

  “你的意思是同意中国人的要求?”罗斯福轻轻敲着轮椅,淡淡道。

  “是的,不过我们不能表现的太急切,以免中国人在后续会狮子大开口。”霍普金斯点点头。

  “你说中国人提的这些条件,是不是李想出来的,我认为除了他,没有其他人能把局势分析的这么透彻。”想到李恪,罗斯福也不禁印象深刻,两人有着一定的私交,而且对方还是自己当选总统的大金主。

  “有可能,他的眼界的确无人能及,最起码大使馆的那个中国外交部长不如他。”霍普金斯对李恪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语气不太确定。

  “既然我们的意见达成统一,那就这么做吧。物资方面你下去算算,从英苏两国的份额拿出多少给中国合适,还有对中国的物资也可以适当增加点,想让他们为美利坚卖命,还是得给点好处。”罗斯福微笑道。

  其实无论是罗斯福,还是霍普金斯言语中都比较偏袒中国,倒不是他们不管英国这个传统盟友,而是有人给他们施加了压力。两人都是民主党,而在美国素有共和党是洛克菲勒的,民主党是摩根的。

  为什么摩根会给他们施加压力,自然是因为李恪。李恪跟摩根家族的关系,在两人眼中根本不是秘密。当然,大的方向罗斯福不可能改,不过细节方面稍稍偏袒一下中国还是可以的。

  白宫这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剩下的事情也就比较顺利了,那就是跟中英苏三国谈判,这中间免不了各种争斗和妥协,但随着战争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在无形中,美国已经有了世界老大的地位。

  中国肯定是需要美国的,无论是军事援助,还是经济援助,这都是目前中国急需的。中国付出的也就是几十万军队去帮美国以及英国打仗,当然在老蒋等人看来,要是按照美国的要求,远征军后续的作战行动都是跟美英打仗。虽然付出不少,不过得到的汇报也很大,之前本就答应的在42年提供3亿美元的军事物资援助不算,还从本来该给英苏法三国的援助中分出了一部分给中国。

  这批额外的援助总价合计4.5亿美元,其中苏联出了价值2.5亿的美援,英国出价值1.25亿的美援,法国则是出了0.75亿。之所以把法国拉进来,是英国人提议的,反正现在自由法国也要不了那么多援助,拉进来也能减轻自己这边的压力。

  这4.5亿美援物资中,其中1亿给中国国内战场,其他3.5亿给远征军。根据美国要求,中国方面必须确保远征军扩编至40个师,在东南亚战场必须保证30个师的兵力。

  为了让老蒋答应这个条件,美国同意从43年开始,把援华物资提升至每年4亿美元{不包括远征军所需物资}。

  这个价码对美国不算什么,就算是每年4亿,加上远征军每年也最多就6、7个亿而已,相比于给英国每年动辄都是5、60亿的援助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不过这个价码,让老蒋无法拒绝,之前的答应的3亿美元援助可是包括远征军,从43年开始的每年4亿美元的援助可不包括远征军。

  有了这些援助,几年内他就可以拥有100个师的美械部队,加上其他部队,吊打gcd还不是小问题。李恪得知了这个条件,自然也建议老蒋答应,加上老蒋本就心动了,最后便答应了美国的条件。

  而且为了确保援苏物资能尽快运送到苏联,美国要求远征军在中国人43年春节之前,收复仰光。至于运力不足的问题,美国提供大量的火车皮和火车头。

  同样,除了中国需要美国外,英苏也需要美国,所以在美国的撮合下,最后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包括东南亚盟军指挥权也明确了,在谈判达成的次日就宣布成立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由李恪出任盟军总司令,史迪威出任总参谋长、魏德迈、温应星出任副总参谋长。

  同时李恪兼任远征军总司令,史迪威兼任东南亚美军司令{下辖飞虎队和麦瑞尔突击队},斯利姆出任英军司令{下辖英军第15军}。

  此时的飞虎队已经解散,名字改为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23大队,麦瑞尔突击队是应史迪威的建议而成立,兵力为一个团,主要是为了增加美国在东南亚战区的话语权。

  至于英军第15军,下辖4个英印师,驻扎在英帕尔。其实开始李恪听到第15军只有4个英印师的时候,很不爽,认为这兵力太少了,不过后面才发现自己理解错了。

  要是按照中队的编制,4个师也就5万多人的样子。但英队则不是,英队以旅为主要编制,师只是临时以几个旅编成的。英军一个师下辖9个旅的情况都有,所以斯利姆指挥的这第15军人数并不少,总计有10余万人,一个师就像相当于远征军一个军。

  而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可以从印度调派援军。虽然斯利姆的15军按照规定属于李恪指挥,不过他也没奢望能指挥得动这支部队,因为英军第15军不仅受盟军东南亚司令部指挥,也受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的指挥。真要打起来仗来,斯利姆可不一定会听李恪的指挥,之所以把15军塞进来,除了英国要搪塞美国外,也是防备中国。

  就在盟军这边成立了东南亚战区司令部,日军那边也正式成立了缅甸方面军。方面军总司令河边正三,下辖第15军、第28军、第33军。

  其中第15军下辖第15师团、第18师团、第31师团、第33师团、第53师团,驻扎在仰曼公路{包括棠吉、垒固},总兵力13万,负责防备中国远征军。

  第28军下辖54师团、独立混成第72旅团,驻扎在缅西地区总兵力4万人,用于防备印度英军。

  第33军下辖第2师团、第49师团、55师团,总兵力8万人,驻扎在敏建至卑谬的伊洛瓦底江沿线,防备中国远征军以及可能从英帕尔东进的英军。

  除此之外,方面军司令部下辖第4师团、第5飞行师团、第9飞行师团,其中第4师团驻扎在仰光地区。

  至于之前接近全军覆没的21师团、56师团则是在泰国重建,归属于泰国驻屯军管辖。

  缅甸方面军的组建,自然引起了盟军的重视,以这兵力根本不像是为了防守的,反倒是像为了进攻而部署。别看英军说的信誓旦旦,但也就是死鸭子嘴硬,此时东印度洋的制海权在日军手中,只要日军想,随时可以登陆印度,所以李恪这边都还没着急,反倒是英国方面着急了。

  所以韦维尔就给史迪威通电话,表示愿意出兵支持盟军反攻仰光,并让斯利姆从英帕尔直接乘坐飞机飞往眉谬,前去参加关于接下来对日军作战的军事会议。

  不过斯利姆来到眉谬的时候,才得知盟军东南亚司令部已经搬迁了,并不在眉谬而是在搬到了密支那。这让斯利姆也很尴尬,由于他对盟军司令部不感冒,所以并不知道司令部搬迁的消息,只能又飞密支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c9.cc。官场小说手机版:https://m.gc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