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震(三)_风起1924
官场小说 > 风起1924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震(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三章 地震(三)

  “。。。此次安徽战场,我第六战区,歼敌7万余人,击毙日军106师团松浦淳六郎中将和4个少将在内的53325人,俘获3659人。日军全线撤退至定远、滁州、全椒、来安等地,我军趁机收复嘉山、巢县、含山在内的五座县城。

  津浦线南段暂时无忧!”

  “安徽战斗的结束,宣告围绕徐州之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在整个徐州会战中,我中华之军队,在蒋委员长、李宗仁总司令、李恪总司令的指挥下,奋勇杀敌,一共全歼日军一个师团和两个支队,重创三个师团,总共歼敌13万余人。

  其中击毙日酋松浦淳六郎、波田重一、下野勘一郎、山地恒、青木敬一等在内的83522人。”

  两个简讯的出现可谓在后方引起了极大地震动。本来台儿庄大捷消息的传来,就让后方的各界人士都激动不已,武汉、重庆等地的抗日热情更加高涨。

  很多学校都把这两则消息全校广播,并给学生放假,来庆祝这次徐州会战取得胜利,至于伤亡都被他们忽略了。之前后方百姓的脸上都愁容不展,但听到这几则消息后,都充满了笑容,说话这些都自信多了。

  老蒋是坐在收音机面前接听这两则通讯的,听完后整个人都高兴不少。他可以想象,这次徐州会战的胜利,肯定能给在美国争取援助的宋子文加大底气,相信美国看到中队的实力肯定会大为改观,或许就会同意提供贷款和军事援助。

  之前的台儿庄大捷,让他高兴之余着实有些担忧,因为台儿庄大捷的功劳主要是李宗仁的,参战的军队主要也是桂军和西北军。而当时,第六战区这边则是形势比较严峻,日军大举进攻合肥、安庆、蚌埠,大有从南面包围徐州的意思。

  但几天过去,形势就瞬间反转,日军四万余人被歼灭在巢湖附近的地区,津浦线的日军也都撤退了,一下子就取得了胜利。

  之前李宗仁还因为汤恩伯不听指挥没少向老蒋抱怨,这让老蒋生气之余,也有些没面子。李宗仁的意思不就是想说他的中央军不能打胜仗吗?但李恪这一下,着实把他的面子给挣回来了,面对白崇禧相信也能有底气多了。

  汤恩伯又不能代表中央军的实力,中央军的王牌部队在第六战区,当然还有在第九战区。

  老蒋心情很好,就想出去散散步,刚出门就看见何应钦、白崇禧、张治中、林蔚等人联袂而来。陈诚因为去了南昌,所以暂时不在武汉。

  一看到老蒋,张治中便笑着道,“委员长,这个是捷报啊!简直是振奋人心,我们来的大街上都有人喊委员长万岁呢。”

  “是吗?”听到终于没人骂自己,而是高呼自己万岁,老蒋也不禁很开心,“屋里太闷,我这正好要去散步,一起吧。”

  此刻宋美龄并不在家,因为两人发生了点矛盾,宋美龄跑到自己大姐那儿去了。不过捷报传来,老蒋也就忘了之前的不愉快。

  “委员长,这次可是大捷。又击毙一个日军中将,还有四个少将,叔民比上次南京之战取得了更大的胜利。”张治中开心道。

  “文白,不能忘了第五战区的功劳吧,那边也战绩颇丰,丝毫不弱于安徽战场吧。”白崇禧有些不是滋味地说道。

  众人随即就明白了其中缘由,之前第五战区可是被人争相议论、称赞,但第六战区的战报传来,就把第五战区压下去了。第六战区可是击毙了一个中将和四个少将,全歼一个师团;第五战区虽然重创了日军三个师团,但却没能全歼。

  全歼一个师团的影响力可比重创三个师团大多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而且伴随着还有两个支队被全歼,算上津浦线的战斗,无论哪方面比都比第五战区强。

  “健生,我怎么感觉有点酸啊!”何应钦也不禁开着玩笑道。

  何应钦跟李恪其实并不对付,有两人之间的恩怨,也有因为桂永清一事。但现在李恪很何应钦的矛盾没之前那么大了,毕竟陈诚才让他感觉到了真正的威胁。

  李恪虽然势力庞大,但多在地方,军委会高层里面,李恪没有代言人。就像军委会四巨头,没一个跟李恪关系很好的,而且他和陈诚跟李恪还有些矛盾。

  这就是李恪现在面临的困局,中央无人。虽然有着一个岳父张静江,但毕竟只是管着交通部,影响不到军委会。李恪现在自然肯定得扎实基础,不会贸然进入中央,但身边志同道合的人,也都没合适的。

  何应钦和张治中倒不是为李恪说话,毕竟大捷在那儿摆着,他们不可能时而不见。反倒是之前桂系取得台儿庄大捷后的一些行为让何应钦不是很看得惯。这个时候能打趣一番白崇禧,也算小小的出了口气。

  “委员长,我说的是事实,第五战区的装备都是什么样,委员长也清楚。第六战区大部分都是德械师,取得这样的战绩也很正常。”白崇禧趁机就向老蒋要装备。

  “这个。。。”老蒋沉吟了一会儿,才抬起头,“健生,装备问题你也知道,现在兵工厂的产能并不是很高,这么多部队要补给,不可能都照顾的过来。这次缴获肯定不少,正好你们广西出来的部队都喜欢用日式装备,那些缴获的日式武器弹药,就给你们吧。”

  换德械,老蒋现在肯定不大乐意,但是日械就无所谓了,反正缴获不少,足够填补桂军的武器空缺了。至于其他杂牌,暂时就用那些换下来的二手汉阳造应付着吧。

  “那我就替前线将士谢过委员长了。”

  听到老蒋的回答,白崇禧有些失望,但能得到那些缴获的日械也不错,反正他们桂系的军队一直用的日械。

  “对了,现在兴华在哪儿?”老蒋关心道。

  “李总司令在前线慰问士兵,打算明天回武汉向委员长你汇报军情。”林蔚回答道。

  “告诉兴华,让他先别着急回来,我明天前往合肥,然后再去徐州,有些事情我得找德邻和兴华谈谈。”老蒋认真道。

  白崇禧一听,就知道老蒋打算干预前线指挥的事了,不然不会把两个战区总司令集中在徐州,看来得提前跟德邻说一声,免得措手不及。

  对于老蒋插手前线战斗的事,很多将领都怕。基本上老蒋插手的战斗都很波折,甚至吃败仗。但这次徐州会战显然给了老将很大的信心。

  。。。。。。

  李恪听说老蒋要来前线视察的时候也有些惊讶,他可是很了解老蒋这人的。

  “委员长说什么时候来?”李恪问着王之。

  “说的是明天,让总司令你在合肥迎接委员长,说是委员长有要事相商。”王之把一边电报递给李恪,一边说道。

  李恪看了一眼,淡淡道,“行,我知道了。”

  李恪下意识感觉老蒋来前线绝对没好事,但到底是什么事,他也不清楚,见招拆招吧,希望不是让自己大举反攻。

  “李,怎么了?你们委员长要来前线视察?”旁边的史迪威显然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因为会说汉语,所以也听清了内容。

  “没错。”李恪点点头承认道。

  史迪威并不是在场唯一的外官,第六战区一直有着德国顾问团成员,其实不仅第六战区,各大战区都存在德国顾问团成员。虽然希特勒强令这些德籍顾问回国,但到目前为止,德国顾问团并没有回到德国。

  本来希特勒下令这个月是最后期限,不过因为中国在徐州会战赢得了胜利,就放缓了不少,甚至还令在华德籍顾问重新评估中队的实力。

  虽然德国顾问团还没走,但苏联顾问团却是来了,不过因为规模还小,暂时只在武汉待着,并没有去各大战区。不过相比于苏德两国是派大量顾问帮助中队迎战日军,美国方面只是派了点观察员了解情况,并不打算介入过多。

  “李,你们这次的作战,说实话我很佩服。伞兵空降作战,没想到会出现在你们中国,现在美利坚都没有这样的部队,你这对伞兵的运用倒是走在了美国的前面。”史迪威钦佩道。

  “约瑟夫,你这就是谦虚了,一点不像你们美国人的性格。我组建的这支伞兵,废了很大心血才组建好,不像你们美国,还有苏联、德国等国,想要组建伞兵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规模也比我手上这支伞兵大。这是国家之间的国力差距。”李恪这话虽然有恭维美国的意思,但说得算是契合实际的。

  或许美国现在伞兵规模不大,但只要想组建,很容易组建起来的,规模也很大。不像中国,要不是李恪力主组建伞兵,国民政府根本不会组建伞兵部队,而且即便是组建了,规模也很大。

  主要伞兵太费钱了,现在国民政府连养活全国的军队都成问题,哪有多的钱发展伞兵。当然飞行员的成本更高,那都是用昂贵的航空汽油堆出来的,以宋美龄那巴不得把钱塞进自己口袋的性格,能在这上面花多少钱?

  为什么李恪能在航空委员会里面影响力很大,因为武汉航校中国飞行员培训费用基本都是他出的。虽然说是他的私兵有点不合适,但其实事实就是这样,包括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以及武汉大学等很多学校都是这样。他在国内的赚的钱,大部分都投在国内科教文卫等方面。

  “或许吧!”史迪威也没反对,显然自己的祖国被认可,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不过在伞兵的运用上,你们倒是先了一部。我回去会把我在整个徐州会战的所见所闻都写到我的报告里面去,希望能促使国内对你们中国的态度做出一些改变。”

  “那就多谢了。”李恪微笑道,“对于美国制裁日本,我是不抱希望,我只希望美国能放开对华物资出口禁令,特别是那些设备等方面。”

  让美国放弃对日出售物资,李恪还没那能力,所以他也不奢望。不过只要美国能放宽那些机器设备的出口禁令,事情就好办多了:美国发你的战争财,我管不着,但都是做生意,能卖给日本,为什么不能卖给我们中国?

  史迪威笑着道,“李,你这可就太抬举我了,商业方面,你在美国的影响力可不小,我可是听说摩根家的一个小公主可是你的"qingren"。那可是现在在美国很有名气的女强人,你这女人缘可真的不差。”

  “这个你们都知道了?”李恪并没有太惊讶。

  以艾玛的身份,虽然算是摩根家的小公主,但毕竟是旁系。不过这几年艾玛代表李恪掌握的商业帝国越发强大,已经成了加州、乃至美国西部最大的商业集团,而且因为跟其他加州企业的合作密切,在加州隐隐有了大财团的征兆。

  这种大家族看重的就是个人实力,虽然女人掌握家族大权有点够呛,但艾玛和其父亲在摩根家族内部的话语权大了不少。

  “这又不是什么大秘密。作为正在成型的财团,加州那些人现在可是很活跃,你认为你能瞒得住政府?”史迪威开着玩笑道。

  “自然不可能。”李恪也有自知之明。

  他本来就没想过能瞒住,美华集团那么大,大股东也一直是他,随便一查公司股权情况,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可以说,即便是你们国家的孔宋两家加起来的资产都没有你的多,要是首富,估计你就是中国首富。所以要想让国内政府彻底放开禁令,可以通过摩根方面去运作,虽然摩根大通被拆分,但摩根的影响力还是很深厚的,能赚钱的事情,那么商人是不会拒绝的。”

  第三更别等了,12点前写不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c9.cc。官场小说手机版:https://m.gc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