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法币(十八)_风起1924
官场小说 > 风起1924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法币(十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七十五章 法币(十八)

  由于目前的上海局势,中日双方的军队都无法奈何对方,日本人攻不破中国军队的阵地,中国军队也无法把日军赶下海。要说之前中国军队还能把日军赶下海,但自从日军在上海的军队增加至三个满编甲种师团以来,便失去了机会。

  庙行到浏河这块区域的战斗还好,因为是第2军的防区,中国军队反而在压着日军第11师团在打。上海市区到庙行,日军凭借两个师团一直在主动进攻中国军队,蒋光鼐和张治中虽然不心甘,但也只能被动防守,保住阵地。

  其实在白川义则下令军队在浏河登陆前,中日双方举行过一次高规格的谈判,是由英国驻华舰队司令凯莱从中主持。中国方面派出的是外交部长顾维钧和19路军参谋长黄强,日本方面则是第14师团长松木直亮和日本首相私人代表松冈洋右,双方在英国军舰‘肯特号’进行了会谈。

  双方达成了五项协议,中国方面觉得没问题,当场就同意,不过日本方面并没有表明态度。

  但随着11师团登陆失败,上海的战局陷入陷入僵持阶段,加上英美等国不断给日本施加压力,白川义则便重启了谈判。

  双方肯回到谈判桌上来,英法美等国自然高兴,为了彻底解决此事,英国方面最积极,直接把谈判地点放在了英国的上海总领事馆。

  不过英美等国想的挺好,但谈判一开始双方就充满了火药味。双方在胜负问题上没能达成共同的认识,都认为自己这边占据优势,所以在撤兵上,都想让对方先撤兵。

  日本方面更是提出中国军队必须停止进攻撤到嘉定、青浦等地,中国方面肯定不干,现在日军连庙行都没攻下,凭什么中国军队后撤如此之远。而且日本方面只愿意撤到租界和吴淞地区,不愿意撤回海上,这跟没撤有什么区别。

  看着双方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英国方面的主事人兰普森不禁头疼,现在租界受这场战争影响太大,而且日本表现出来的野心也让他头疼。

  他揉了揉头,说道,“你们双方安静一下。”

  兰普森这么一插嘴,中日双方都停止了争吵,他便继续说道,“既然你们肯坐在这里谈判,肯定是希望尽快结束这场冲突。我有个建议,你们双方暂时停火,互不进攻如何?我们再谈善后的问题。”

  “我们中方没什么意见,只要日本方面赞同暂时停火,我们也可以停火。”中国外交部政务次长郭泰祺认真说道。

  日本那边则是也在商量,重光葵和白川义则两人小声嘀咕了几句,甚至两人还面红耳赤争吵了几句,最后白川义则脸上有些失望,应该是他的意见被否了。

  重光葵这才说说道,“我们愿意停火,不过前提是中国军队必须撤出上海市区,撤退到大场、真如一线。还有中国军队不能在吴淞炮台以及狮子林炮台驻军。”

  “不可能!”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当即就否决道,“我们中国军队并没有战败,凭什么让我们撤退。要撤退,也应该是你们日军撤回海上,然后我们自然会撤军。”

  “不行!要是中国军队不愿意撤退,大不了战场上见。我们大日本帝国在国内已经集结了三个师团的部队,要是可以,五天内就能到上海。”日军代表田代说道。

  听到日军在日本国内还在集结部队,还是三个师团,英法美等国当场就有些震惊,中国代表这边也一样。现在上海已经有三个日军师团了,再来三个,岂不是意味着全面开战。当然这三个师团集结的事,是日军方面故意说的,现在日本高层,特别是内阁并不是很愿意跟中国全面开战,只是想找回面子而已,怎么可能还继续增兵,这只是日军吓吓中国等国而已,想谋取更大的利益。

  当听说日军还打算继续增兵,中国方面的代表脸色也变了,都变得有些凝重,他们也在思考这个田代所说是不是真的。

  “吓唬我们是吗?你们要是真的有能力增派三个师团,也不会在这坐着跟我们谈判。”孙立人冷笑道,“所以,你们用不着这么吓唬人。我们中国军队也不是吓大的,在上海附近,我们还有着20多万军队,在内陆,超过50万军队正在集结,你们要打,我们随时奉陪。”

  “这人是谁?年龄不大,倒是态度很强硬。”旁边的意大利公使好奇道。

  孙立人并不是什么名人,他能来是因为他是代表第2军来的,这些外国公使、武官,不认识也很正常。

  “不认识,不过应该是个军人,就不知道是三支中国部队哪一支的代表。”旁边的法国公使猜测道。

  “他叫孙立人,中国军队第2军的代表。早年在我们美国普渡大学和弗吉尼亚军校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现在是中国军队第二军的参谋长。”旁边的美国公使詹森笑着介绍道。

  李恪跟美国国内一些财团的关系很好,加上李恪表现出的‘亲美’,美国方面也有意把对方当做本国在华的代言人之一。李恪的部队里有不少美国军校毕业的,孙立人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詹森自然比较了解。

  “哦,原来如此!”法国公使顿时恍然大悟。

  他听说过第2军,这段时间上海的外国官员谈论最多的中国军队,不是19路军,反而是第2军。没办法,第2军在这次冲突中表现太过出众,把19路军和第5军的的光芒都给遮住了。在日军第三次增援后,19路军和第5军已经处于全面防守的状态,而第5军大多数时候则是在进攻。

  特别是在昨天,第2军三个旅用计把日军第11师团第10旅团给包围在罗店镇附近。日军对此自然很是着急,不过到目前为止都没能冲出重围,这也是为什么日军肯坐在谈判桌面前的原因之一。

  看见孙立人如此莽撞,陈仪则是脸色不佳,制止道,“孙参谋长,你乱说什么,你这不是影响我们跟日本人的谈判吗?”

  郭泰祺一听陈仪的话,就知道要坏事,果然他从日本人脸上看到一丝笑意。这个陈仪,根本就不会谈判,孙立人的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也是为国家在谈判桌上争取主动权,陈仪这么一来,日本人就知道他们的底细,这还怎么谈?

  也不知道委员长和军政部长怎么会让这个人来参与谈判,不是乱来吗?

  由于陈仪‘无意中’透露的底细,让日本人突然变得很强硬,他们知道中国方面也想尽快结束战斗,所以继续坚持之前的提议。看到日军所提的条款把中国军队当作战败方对待,郭泰祺怎么可能答应,双方最后没有谈拢,连停火的约定都没达成。

  兰普森也很无奈,只能宣布暂时终止谈判。虽然谈判暂停,但是双方的战斗仍在继续,双方都知道,只要谁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在谈判上取得主动权。

  。。。。。。

  南京,憩庐。

  “委员长,日本海军军舰损失惨重的原因查到了!”何应钦匆匆忙忙的来到老蒋这里,汇报着一件让这段时间老蒋很疑惑的事情。

  “敬之,你快说,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不信是19路军几枚水雷就能炸沉日军几艘军舰。”老蒋也不管宋美龄在一旁,就着急的问道。

  宋美龄见两人要谈论大事,便起身对老蒋说道,“达令,今天的天气不错,我去花园走走。”

  “行,你去吧,待会我去陪你!”老蒋点了点头。

  两人现在对于很多事都有着默契,宋美龄一般情况下不插手军政大事,生活上的事老蒋也都听宋美龄的。

  见宋美龄走后,何应钦便说道,“的确不是19路军那晚的偷袭造成的,而是海军方面违背军令出动了舰艇。”

  “海军方面?这个陈绍宽想干什么?不是告诉他不要随便出击吗?”听到是海军,老蒋当场就迁怒陈绍宽,谁让对方是海军部长。

  见老蒋误会了,何应钦连忙解释道,“委员长,不是陈部长,而是宁波那边的潜艇部队。

  张飞以出海训练的名义,开着一艘潜艇去了吴淞口,趁着晚上把十几枚水雷放在了防守松懈的日军舰队附近。离开之前,对着日军旗舰出云号和航母凤翔号发射了鱼雷,刚好当天晚上19路军派出敢死队去炸日军舰艇。

  在潜艇偷袭成功后,日军的舰艇便发生了爆炸,随后舰队混乱触发了潜艇之前放置在附近的水雷,所以日军舰艇才损失这么严重。”

  何应钦最开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敢相信,一艘不到1000吨的潜艇,居然击沉了三艘巨舰(其实单舰都不到一万吨,但以当时中国的海军来说,即便是5000吨的军舰都属于巨舰),这简直是颠覆常理的。

  “这个张飞,居然敢违背军令,传我命令,罚俸半年!”老蒋有些生气地说道,“不过这潜艇的作用倒是蛮大的,当初兴华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不相信,这一战倒是让我大开眼界。我看这潜艇就不错,可以的话,我们也采购几艘,下次日本人来,我们又去偷袭。”

  现在的1号和2号潜艇并不属于中国,而是属于德国。德国是借鸡下蛋,按照德国人的说法,这两艘潜艇后面还会运回德国的。

  见老蒋对张飞如此轻惩,何应钦也理解,他知道老蒋的意思。现在海军一直被陈绍宽等人的福建系掌控着,他就有意扶持自己的黄埔系。不过黄埔没有海军专业,新成立的海军学校才刚刚起步,对于在美国海军学院深造过的张飞等人,老蒋自然很宝贝,特别是张飞此次也算是立了大功。

  何应钦笑着道,“采购一事还得看这潜艇的造价几何。”

  u-1型潜艇的造价很贵,因为是试验型,而且只造了两艘,加上工人熟练度不行,成本很高,单价超过800万银元,老蒋要是知道这价格,绝对不会采购。

  u-1型设计之初,是打算设计一款远洋潜艇,不太符合中国海军现在的需求。中国海军目前的需求,主要以近海岸防型潜艇就可以,吨位小点,造价地点,适合大规模装备。远洋潜艇,少量装备即可,毕竟成本高,而且需求度也不高。

  而且潜艇不是用来跟日军军舰交战的,那纯粹是找死,这次行动纯属日本海军大一。正面的话,一艘潜艇能发射完几枚鱼雷跑掉就不错了。中国的情况也经不起那个损失,最好就是破交,专搞日军的海上交通线。要知道日本的商船可都是没军舰护航的,几百吨的潜艇正面干不过几千吨的军舰,还干不过商船啊!

  不过这些道理,即便是李恪跟老蒋等人讲,他们也听不懂,所以干脆不讲,一切用结果说话。

  “这倒也是,现在政府也没钱,等这次冲突结束后,改革货币制度有钱后,在考虑这些吧!”老蒋点头道,“对了,上海的谈判怎么样了?”

  老蒋本意真不想跟日军打,不过迫于形势不得不打而已。现在他都在尽量控制规模,即便是后面部队接连请战,他都没同意,就是怕打大之后局面难以控制。

  “谈判陷入了僵局,日本人的条件很苛刻,而且郭泰祺建议我们调回陈仪。在之前的谈判中,陈仪泄露了我们的底线,让谈判根本无法进行下去。”何应钦如实说道。

  “这个陈仪干什么呢?这么没脑子。”老蒋也不禁皱眉,“这样吧,把他调回来,不懂谈判就不要去误事。还有告诉郭泰祺,之前顾维钧跟凯莱制定的那个协议,就是我们的最后底线,不能让日军的要求太过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c9.cc。官场小说手机版:https://m.gc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