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亦或是讨论吧)_诸天:从射雕开始无敌
官场小说 > 诸天:从射雕开始无敌 > 完结感言(亦或是讨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完结感言(亦或是讨论吧)

  完结感言(亦或是讨论吧)

  本书结束了,但也算不上烂尾与太监,因为我本打算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来,绝无混杂。到这里停笔不写,一方面成绩不太理想,让人失去了动力。

  另一方面就是天龙卷,也该结束了。

  后期的好多事,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无论是他与扫地僧之战的胜负,乃至于阿紫、钟灵等女子的归宿,之所以留白不表,出于两种考虑:

  喜欢、认可主角为人处事风格的,事业爱情肯定双丰收,他没有败的道理。

  因为他是本书主角,就连原著主角之一的乔峰,人气如此之高,也都得为他让路,又遑论无名老僧以及一些女人?

  但若讨厌主角行事风格的,也可以认为他行事张狂,被老僧教做人了,亦无不可。

  说到本书起初设定,就是无限穿越,走向至高的一个过程,最后肯定是大团圆大欢喜结局,也不会出现主角一个世界一穿越,最后回来,却沧海桑田的问题。

  一花一世界,主角的故事在继续,原著故事仍然存在,这也不用多说。

  他的穿越涉及到一种吸收类似于气运的法宝,故此第一章就提到,穿越缘于他对某些原定人物命运的一种不甘。

  从射雕世界离开,也是因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这些绝顶高手,公认他为天下第一,这也就满足了他再次穿越的条件。

  天龙结束也会是如此,因为本书以无敌为名,那他的路必要走向无敌。

  这本书成绩不如人意,肯定存在好多问题,让读者不适乃至批判,例如一些行文上的风格及问题,但这属于自身能力范畴,实在是没办法,哈哈……

  我也想自己写的书能成为传世名著,可我就是再投一次胎,大概率也是痴人做梦,所以这对于我来说,属于奢望,也是大家太过奢求了。

  至于整体内容质量部分,这就要读者打分的,能订阅及打赏的,就是对本书最大的赏识,反之则亦然。

  我自己能说的就是更新量,我从去年六月初发书,每天都是6000以上,8000,乃至一万字,这量也不算低。

  但这一个年过的,让人心中很是酸楚,无法言表,总之每月收入的确不如工厂打螺丝,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此举自也辜负了从一开始就支持本书的书友,还有一众为本书打赏、投票大力各位书友。

  在此,我谨代表顾朝辞跟大家伙,说一句对不起了。

  说到这里,针对好多书友说,主角心中没有大义,既然穿越了为什么不想着造反做皇帝,从而救助天下百姓。

  呵呵……关于这个问题……我本不想多说,但我完结时,特意去看过前几章的评论,的确挺多,关于这一点:

  第一,这与本书走向、立意背道而驰,我写的不是朝堂斗争及天下争霸,只是江湖争雄而已。

  当然,本书所展现的江湖,也只是我们随同主角视野去看的江湖一角罢了,主角看不到的江湖,每天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不知道在哪个深山老林就有年轻俊杰苦练武功,试图扬威武林。

  比如游坦之,没了乔峰遗留下武学秘籍,他的命运会是如何,谁也不知道。

  还有虚竹也没出场,但玄慈提前知道他是自己儿子了,将他与叶二娘如何安排的,我们也不知道,大家也可以发挥想象。

  同样,原著也是一样,我们都是跟着郭靖黄蓉,段誉乔峰虚竹这些主角人物的视角去经历江湖,看到的也只是一角,并非全貌。

  我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郭靖在射雕结束时隐居桃花岛,十余年不出江湖,但郭大侠的名头却是如日中天。

  原文有云【当年郭靖、黄蓉参与华山论剑之后,由黄药师主持成婚,在桃花岛归隐。】

  【李莫愁将陆无双夹在胁下,奔行正急,突然听到啸声,猛地停步,拂尘一挥,转过身来,冷笑道:“郭大侠名震武林,倒要瞧瞧他是不是果有真才实学。】

  我们看到了郭靖的成长历程,都有黄蓉陪伴,而且郭大侠之称出现在神雕,射雕时郭靖只是郭少侠。

  但他隐居十多年,仍然让李莫愁有名震武林的认知,固然有金庸写明的一系列经历加持,还有他一笔带过的原因。

  原文:【此后郭靖一路打听,找寻黄蓉的踪迹。这一找就是半年,秋去冬来,冬尽春回,他策红马,携双雕,到处探访,问遍了丐帮、全真教,以及各地武林同道,黄蓉的音讯竟半点俱无。】

  郭靖一个人在江湖飘荡半年,向各地武林人士打听黄蓉消息,武林中说到打听,可并非单是“打听”,打听就算了事,一言不合,往往继之以动武。

  那么中间发生了多少事,有没有别人不忿郭靖名声,挑战的?

  不用想,肯定有,而且很多。

  金庸的书那么火,逻辑很是严密,绝非一些半瓶子晃荡的人,说有很多bug,三联版中有,新修版几乎没了。

  比如黄蓉年龄问题,曲灵风与郭啸天杨铁心认识时,郭靖没出生。

  金老新修,曲灵风是被黄药师最先逐出师门的,就是因为他说黄药师喜欢梅超风。

  正因如此,才会有原文中提到的:

  【中原群雄大半知道郭靖武功惊人,又当盛年,只怕已算得当世第一,此时纵然是洪七公也未必能强得过他,若与金轮国师的弟子相较,那是胜券在握,决无败理,】

  郭靖在射雕中与人动手,围观者不多吧,群雄来了几千人,那么怎会有大半知道他武功惊人,不排除他在各地找黄蓉,和人没少打架。

  而且正因为郭靖打遍江湖,自己才会有一个认知。

  【郭靖心想,广宁子郝大通是全真教中有数高手,江湖上武功胜过他的寥寥可数,他说这几句话的声音微微发颤,对头自必是极厉害的人物,低声问道:“欧阳锋?”】

  郭靖若非将江湖上的高手几乎揍了一遍,群雄不会知道他武功惊人,他也没有立场去认为郝大通的武功,江湖上能胜过他的寥寥可数了。对吧?

  说到这里,也是给好多人普及一下,感觉郝大通很弱一样,实则他并不弱,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他在重阳宮大战小龙女,武功之纯,不亚于让乔峰感叹段延庆时的表现。以轻驭重,大家风范。虽败于小龙女之手,她也是取了巧,用金丝手套折断老道兵器,郝大通一派宗师被小姑娘折断兵器,感到丢脸,这才认输。

  至于丘处机一出手,小龙女同样取巧,但吃了亏,只能说明丘处机比郝大通更厉害,绝非全真七子浪得虚名。

  要知道全真七子都是单独发展教派的,他们在江湖上除了五绝裘千仞这类绝顶高手,真是横着走的。

  而且五绝都是常年不行走江湖的,只是留下传说。

  王处一射雕出场就说过,他除了在华山论剑时见过洪七公,这二十多年来,连音讯都没听过。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周伯通裘千仞他们也都是有自己的事,闭门不出。

  所以似“鬼门龙王”可以独霸黄河,彭连虎可以威震中原,灵智上人可以名驰西南,梁子翁可以在关外称尊做祖。

  试想,五绝周伯通,裘千仞他们若都在江湖上跑,这些人哪里来的名头,最后原著中很有体现,刚开始这些人气派大的可以和完颜洪列一国亲王分庭抗礼,遇上五绝,就是随手把玩的物件。

  全真七子与五绝比起来,也确实有些不够看了,显得很弱,实则很厉害。

  同样在倚天时期,明教四大法王,还有各派掌门名头也很大,逼格高的好像就是绝顶高手,实际上呢,其实和全真七子,彭连虎这些人一个段位罢了。

  若是他们行走江湖时,张三丰张无忌这种高手也在江湖上浪荡,他们还能有逼格吗?

  张三丰在书中一直窝在武当山,可张无忌在江湖上走了两年,那么四大法王各派掌门是不是显得就很是不行了。

  但新老五绝、张三丰、张无忌这种高手是金字塔人物,一个时代就那么几个,一般人就是有传承,练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

  勤学苦练之下,能达到的顶峰就是全真七子,武当七侠,四大法王,王府f4,各派掌门这种层次了,所以他们才是江湖主流高手。

  ……跑题了,关于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我不天下争霸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些人是无脑爽文看多了。

  就是爽文,也有作者给主角开挂,比如系统,不是召唤耳熟能详的人物给他们做小弟,就是能够灌输各类知识,一股王八之气出去可以慑服众人,让各类人才为他们卖命。

  可本书没有这个挂,还这样说,只能说你自己将自己看的太高,以为知道点现代知识,就可以碾压古人了?

  也将排兵布阵、攻城略地认为就是上下嘴唇一碰的事,仿佛自己知道金亡蒙古崛起的时间节点,就能战无不胜了?

  呵呵,就这一个简单问题,我们扪心自问,不查资料,立即可以脱口说出金国什么时候灭亡,铁木真何时一统大漠的人,又有几个?

  岳飞乃是武中圣者,战无不胜,尚且没能做到几年内荡平金国,最后被后方掣肘,从而冤死风波亭。

  莫非换了你,你就行了?

  千万别扯那种人云亦云的愚忠二字,着实肤浅。

  试问,在这种思想下,现代社会下的将领,若被危及到自己生命,就立马举兵造反,进行叛国行为就不是愚忠了吗?

  知晓岳飞经历的人,古往今来的人不知道多少,他们都没有你聪明?

  以岳飞的文韬武略,他不知杀神白起,还是不懂淮阴侯韩信?

  亦或者,你是觉得“年更尧”这种类型的大将军,他们也不知道岳飞遭遇?

  简直可笑至极!

  我想告诉你的就是,军国大事没有简单的,尤其还要涉及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起来,何其难也?

  一个所谓现代人,没有在那个层次上摸爬滚打过,能玩的转?

  似朱元璋这种草根人物逆袭成皇,千古难寻,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莫非让他们直接从放牛蛙坐上皇帝宝座,少了这几十年军旅生涯,仍然可以做的住皇位?这不开玩笑吗?

  一句话:其实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现代人,与诸葛亮相比,仅仅是比他见识更多,纸上谈兵技能或许能强些。

  真要上手,只是两眼一抓瞎罢了,又能干个什么?

  再说的直白一点,我们普通人真要一穿越,就能有做皇帝当将军的本事,我们还能为了一日三餐,家中开支,苦苦奔波?

  早都一个个步入小康,实现财富自由了,还能给国家拖后腿?

  关于这种现象,就跟现在在网上,仿佛奥迪宝马奔驰都不是什么好车,月入十万都是穷人的论调一样,都不在他们眼里,

  可实际上呢,现实中连一个帕萨特、迈腾都全款买不下来,一个月一万块都挣不到而已。

  好了,这个问题也就此打住,没有讨论的必要。

  主角顾朝辞有四个字,送给这类自命不凡的人:【知易行难】

  共勉!

  ……

  也有一些人说主角性格反复无常,想法一直在变,让人没有代入感。

  其实这个问题,我想问一句,哪个人能够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活一辈子,那不是笑话吗?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被问到理想,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军人,我要当明星,试问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当然,那时候是我们还小,对人生实则没有规划,但成年之后呢?

  你想着你要去做什么,结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夭折了,你又去做了别的事,这难道也叫反复无常?

  再比如,你本来很喜欢一个女子,有非其不娶之心,结果因为家庭、实力乃至人家对你不感冒,你们不能在一起,只能放弃的。而后你又重新找了别人,这莫非也算反复无常?

  乃至于好多已经建立家庭的人,谁没遇上一个让自己想见恨晚的人?

  如此种种,充分说明,人的想法没有一成不变,只有时移世易,这不是反复无常。

  过年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强,他一个卖鱼贩子,莫非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成为黑老大?

  弟弟妹妹平安喜乐,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只是后来一系列的遭遇,让他不得不有所改变,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他能这样火,就是让人产生了共情,要不感觉高启强的选择也是自己的选择,要不就是他的逆袭让人很渴望?

  大家都在劳碌奔波,谁不想来一句,京海到底谁说了算?

  哈哈……

  这正是人的想法随事而变,随心而行,世上时移世易,哪有一成不变?

  再说主角个人,他行事谈不上正义与豪侠,但行事很有分寸,在获取九阴真经之前,被人诟病的就是他灭人满门,亦或者夺取梅超风九阴真经时,太过下流。

  怎么说呢,被主角灭人满门之人,不是作恶多端,让别人家破人亡的汉奸家庭,就是鱼肉乡里,拿汉人不当人的金人。

  那时金国强盛,宋朝偏安一隅,汉人地位自然高不到哪去,主角一人之力不能改变大势,但杀一杀部分金人,那是力所能及的,至于灭他们满门,又怎么了?

  “靖康之耻”了解一下,他们能做初一,我们不能做十五?

  就不要谈什么孩童无辜了?

  我们宋人的孩童,以及被恶人害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就没有孩子?

  谁去关心过?

  我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个犯罪份子将人一家灭了门,法律那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只追究犯人,那么受害者家属呢?他们有没有一种冲动,将这凶手也给他灭门了?

  当然,现实中是违法的,不提倡。

  但谁说这些人没产生过这种想法,那是骗人的,只是自己没有那个不受制裁的能力与胆量罢了。

  但主角都到了古代了,又有一身蔑视天下的武功,莫非还要委屈自己?

  你能杀人全家,我就可以灭你门,合情合理!

  至于说到对付梅超风那一段,说主角太过无耻下流。

  那你就要明白,主角的目的以及梅超风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主角有了九阳真经,一身内力极为可观,但却没有高明技法,让他发挥出来。

  好比是个大财主有万贯家财,但却不会合理的花钱法门,只会用钱硬咂,遇上没他有钱的,自然无往不利。

  但遇上比他有钱的,亦或者人家虽不如你底子厚,但也是个有钱人,这就吃力了,所以他一直找寻能够让他合理应用的法门。

  只有梅超风的九阴真经,有地点有把握,其他的什么独孤求败墓,或者灵鹫宫石壁,我就想笑。

  只要深入读读这段原著,就知道那地方你知道一个大概,具体有多难找?

  这就仿佛说,你们城市外的一座山上埋了一千万,乃至一个亿,你找一下看看。

  主角只是知道大概情节,并非将原著毫无巨细的背下来了,能找到?

  独孤求败墓因为有二十年后的杨过找到,现在还在,情理之中。

  可灵鹫宫都过了一百多年,你就能肯定石壁没有被人破坏?

  李秋水留在西夏的图画在原著中都被招亲之人破坏了,谁注意看过情节?

  那么在这一百年中,灵鹫宫的就一定没被破坏?况且就算还在,进入那个地方,原著中描写有机关,你怎么知道你不会被机关坑死?哪里有明确的九阴真经保险,是不是这个道理?

  再说回来,主角那样对待梅超风,只是为了九阴真经势在必得而已,否则他怕梅超风毁了九阴真经。

  原著中欧阳克用蛇阵困住梅超风,梅超风的选择呢?

  请看原文:

  【梅超风道:“那么你先撤开蛇阵。”欧阳克笑道:“你先把经本子抛出来。”这《九阴真经》梅超风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哪肯交出?打定了主意:“只要我让毒蛇咬中,立时将经文撕成碎片。”】

  梅超风是个性格凶厉之人,主角又没有一招制住她的本事,一旦对方感觉不敌,毁了书,这怎么办?

  主角目的是经书,不是来行侠仗义,搞杀人之事,所以他才那样说,就是让梅超风心里产生压力,不敢毁书罢了。

  至于说将其剥光等等,其实吓唬成分居多。

  而且主角一直认为,发财方能立品。

  他有了九阴真经后,有了发挥九阳神功的武学技法,就变了。

  这个分寸之处,就是好色而不淫,爱财而不贪,也不是他不坏,他做的事都是正确的,而是万事他有担待,也有交待。

  别人敬他,他也会回敬,像郭靖坦白黄蓉将他的事迹四处宣扬,主角本来对这个人恨的牙痒痒,但在这种情况下,他陷入了内心交战,很难抉择。

  结果郭靖又出手助他,度过走火入魔之劫,还有人嚷嚷着要让主角报复黄蓉。

  我就想说,救命之恩大于天的道理,你都不懂,还算是个人?

  在天龙世界时,少林寺几次与主角冲突,主角没杀一人,为什么?

  因为少林六玄在他身受重伤时,没有乘人之危,继续下手。

  要知道,金庸在天龙原著,旁白交代的很清楚,少林寺的高僧都是仁人高士。

  绝不能因为他们所谓冤枉乔峰,围攻乔峰就质疑他们的人品。

  我们看书是以主角视角,但在评判一个人的行为时,你得跳出来。

  在少林视角就是,你乔峰半夜潜入少林,还有沙弥指证你打了玄苦一掌,还有人说你的父母也是被乔峰打死的。

  那么围攻你这个杀师杀父母的孽障,有什么错?

  但就这也让玄慈有了疑问,所以看着乔峰逃离,微微发愣,这才有了让玄石、玄两人跟踪乔峰,而后为他证明清白之事。

  主角行事不叫反复无常,而是他自己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对错固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他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是合情合理,所以他对少林因为七十二绝技来曼陀山庄,以及维护萧远山,心里不满归不满,但不会认为他们错。

  这只是大家立场不同,并非真的触碰到江湖底线“信、义”二字。

  少林寺与主角的纠纷一直都是限于与他本人,并未迁怒他的亲近之人,那么他也就会有底线,不会真去欺负小和尚,失了格局。

  这与反复无常根本不挂钩。

  再说回到小说中来,金庸笔下的乔峰,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也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我将他写死,导致很多人喷我!

  说实话,乔峰之死,看懂的人自然明白深意,金庸将他写绝了,他一出现,豪气干云之处无人可比,必得抢了主角风头,与本书立意背道而驰。

  但若不是,那就不是乔峰,而是顶着这个名字的工具人。

  我本事有限,写不出那样的乔峰,所以我还不如让他提前下线,以此保留原著中那个群雄束手,气盖当世的乔峰。

  否则,他活着,必要与主角做对,这非关其他,而是因为两人理念不同。

  不说别的,主角与少林寺起冲突,乔峰一身武功源出少林,岂会袖手旁观?

  那是让主角将他公平打败,还是让他打败主角?

  要知道以扫地僧之强,功力高出乔峰不知多少,也要让他被击伤,可见金庸对此人之爱重。

  当然,那是因为扫地僧要将萧远山打的龟息,力道必须得控制的恰到好处,难度远胜将其击杀或击败,这才给了乔峰可乘之机。

  但鸠摩智偷袭被扫地僧化于无形,慕容复被弹飞,乔峰就能让他吐血,形成这种反差,无不说明,金庸爱谁。

  我也看过好多人写结拜剧情,说实话,我看到就想吐,乔峰与段誉的结拜,怎会那么简单,段誉的洒脱慷慨那不是装出来的。

  他与乔峰喝酒以后,将自己出身,还有遇到鸠摩智,乃至于诸般丑事都毫无巨细的说给乔峰听,压根不掩饰。

  乔峰的反应,金庸写道:“又惊又喜”,这种反应之下,才会认可这个人,其他人做得到吗?有目的的接近与发自内心,真心实情,乔峰看不出来?

  他不是一个莽夫!

  所以我写不出来这种脑残剧情,我宁愿让主角仗着先知优势,阴死乔峰。

  ……

  再说到主角想法多变,呵呵,我就想笑,谁的想法不变?

  原著中的乔峰,谁又真正了解过?

  照某些人的看法,他的想法也是变来变去,莫非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乔峰刚开始身份没有暴露之前,他是以宋为荣的,认为辽人该杀,参考原文:

  【萧峰听到这里,心道:“原来如此。我在丐帮当帮主之时,或亲自出马,或派人动手,杀过不少辽国的大将武人,何尝有丝毫含疚之心,只觉这些人该杀,杀得好。我爹爹却致力于两国休兵和好,有仁惠于两国,功德胜于我十倍。”说道:“多谢大师指点,解明了小人心中的一个疑团。”】

  而他知晓自己是契丹人,又在雁门关前看到宋兵屠杀契丹人,那时的他想法又变了,

  【过了一会,乔峰缓缓地道:“我一向只道契丹人凶恶残暴,虐害汉人,但今日亲眼见到大宋官兵残杀契丹的老弱妇孺,我……我……阿朱,我是契丹人,从今而后,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

  乃至于最后相助耶律洪基平叛当了南院大王,看到辽人打草谷,他的想法又变了,他想着为什么宋辽不能和睦相处,所以他不愿意带兵攻宋。

  照某些喷子对于主角报复黄蓉的看法,乔峰也就是贱了,宋人那样对他,他为什么不提兵报复,慕容博也是这样蛊惑他的。

  但他心里不愿意这样做,那就不做。

  这与主角不愿意杀黄蓉,一个道理。

  他不愿意,就不做!

  跟贱不贱有什么关系?

  关于人的想法,金庸笔下的大侠郭靖,也是成长性的,他初出江湖时,是不懂家国情怀的,明白不?

  那是黄蓉跟他讲的多。

  【黄蓉一曲既终,低声道:“这是辛大人所作的《瑞鹤仙》,是形容雪后梅花的,你说做得好吗?”郭靖道:“我一点儿也不懂,歌儿是很好听的。辛大人是谁啊?”黄蓉道:“辛大人就是辛弃疾。我爹爹说他是位爱国爱民的好官。北方沦陷在金人手中,岳爷爷他们都给奸臣害了,现下只辛大人还在力图恢复失地。”

  郭靖虽然常听母亲说起金人残暴,虐杀中国百姓,但终究自小生长蒙古,家国之痛在他并不深切,说道:“我从未来过中原,这些事你将来慢慢说给我听,这当儿咱们想法儿救王道长要紧。”】

  谁真正知道这些,后来【黄蓉将范蠡怎么助越王勾践报仇复国、怎样功成身退而与西施归隐于太湖的故事说了,又述说伍子胥与文种却如何分别为吴王、越王所杀。

  郭靖听得发了呆,出了一会神,说道:“范蠡当然聪明,但像伍子胥与文种那样,到死还是为国尽忠,那是更加不易了。”

  黄蓉微笑道:“不错,这叫做‘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郭靖问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道:“蓉儿,你怎想得出这么好的道理出来?”】

  郭靖的成长之路,离不开黄蓉对他说的好多典故,乃至于黄蓉对他说岳飞与韩世忠这些抗金名将事迹,让郭靖悠然神往。

  【郭靖默诵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时,不禁高声读了出来。

  黄蓉道:“你觉得这两句话怎样?”郭靖默默念诵,心中思索,不即回答。黄蓉又道:“做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郭靖央她将范仲淹的事迹说了一些,听她说到他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种种苦况,富贵后处处为百姓着想,不禁肃然起敬,在饭碗中满满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饮而尽,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英雄、大豪杰固当如此胸怀!”】

  在国仇家恨之下,郭靖本来相助蒙古灭金,可后来对于蒙古屠城的残暴之举,有了疑问,自己报仇,害死这么多人,是对是错?

  他面对铁木真这等人物据理力争,进行质问,可以为了素不相识之人,将莫大赏赐换成饶了他们性命。

  本来他是答应黄蓉要退婚的,莫非这也是反复无常?

  后来他母亲自杀而死,郭靖产生一种疑问,我武功越来越高,可自己的亲人,我都护不住,一个个接连而死。

  那时他以为黄蓉也死了,所以就产生了忘掉武功之举,被人打也不还手。

  那么后来他经过丘处机开导,黄蓉的出现,洪七公怒斥裘千仞,让他知道武功本无对错,而是心,所以他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直到与襄阳共存亡。

  【黄蓉道:“蒙古兵不来便罢,倘若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他教的是‘破金’,其实是‘破敌’,用以‘破蒙’,那也无妨。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素明他心意,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我想问,黄蓉本想着打不过就跑,后来又说你我一起死,莫非也是一种反复无常?

  ……

  我写书能力不行,但读了金庸原著好几遍,无论是三联版还是新修版。

  好多网友,对金庸老爷子的修改不满意,说实话我感觉新修版改的好,好多剧情逻辑性更强。

  比如萧远山,为什么杀他就可能挑起宋辽之争呢?

  新修版就能说的过去,因为萧远山的身份高,够分量,皇上太后都听他的话。

  三联版没有交代这些,让人就很迷惑,

  金庸有段访谈的原话:【金庸:「降龙十八掌」不一定要在小说当中尽数施展,是可以只用十六掌的。至于另外的两招之所以不使出,那是洪七公或郭靖两人故意要留一手的。各位,【我的解释有时好像是强词夺理或者说笑话】,所以【只能勉强说得通】,【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开心一点】,【一旦正式修改的时候,我会尽量遵照各位的意见,改得比较合乎情理】。】

  这是新修版之所以面世的原因。

  同样,金庸老爷子新修版都在改变一些情节,莫非也能归咎到他反复无常上来?

  同样我说到这里,有人也质疑主角,认为他还不如杨康。

  呵呵,杨康的经历放在现在,就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为了得到他妈,杀他爸,睡他娘,当然,他爸命大,没死,可最后害的他爸他妈都死了!

  这人从段天德嘴里知道真相以后,但凡是个血性男儿,都知道要报仇吧?什么生恩不及养恩大的论调,就是有病!

  这养恩怎么来的?这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最大槽点还不是这些,是他在归云庄信誓旦旦要跟完颜洪烈划清界限,还要报仇,郭靖却说这事交给我来,他毕竟对你有养育之恩,可咱们的杨康呢,舍不得荣华富贵又跑回去也就罢了。

  但只这一点,还谈什么生恩养恩的,就可笑了,他就是贪图富贵,权势地位。

  而后又用结拜信物,那柄匕首刺杀郭靖,要将丐帮撤出北方,以利金国攻宋,种种无耻之事,也配和主角相提并论?

  主角做人小节有亏,大节岂是杨康之流可比的。

  最可笑的就是彭连虎,在杨过面前,想为杨康洗白一把,本来是想夸夸他品质的,竟然找不出理由也,卡那了,没办法只能说外貌了,说他长得帅!

  杨过心里想啥,金庸没写,但我们难道想不到,肯定是妈买批,你还不如不说!

  现实中不存在上帝视角,没人能了解另一个人的所有,现实中的恶人都是社会上普罗大众定义的,不是上帝定义的。

  但杨康这人就从各个阵营的人,看来都是个小人,足矣说明他的失败了。

  当然,现在的奇葩,也可以说是标新立异之人太多,为这类人洗地不遗余力。

  这些人我也理解,其实就觉得自己随大流,如何体现我特殊的存在感?

  正是:当人们缺少表达的渠道时,表达发声就是主要的诉求;而当表达发声的渠道畅通无阻时,凸显自我就成了主要诉求。

  在这个不发朋友圈就被视为异类、看个电影都要发弹幕的氛围下,标新立异绝对是必需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才正常。

  再说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

  令狐冲!

  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个仁人君子人物被网友说成了一个是非不分的白眼狼,岳不群倒成了一个一个励志典型。

  而这些人,谁又去读过原著小说。

  这样评判令狐冲,无非是说他跟田伯光称兄道弟,又得了独孤九剑,不跟师父坦白,还与魔教有染等等。

  其实只是自己道德观低下罢了,不知道武林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义”二字,这是立身之本。

  令狐冲与田伯光刚开始的称兄道弟,是为了救仪琳,但他打不够,那是权宜之计。

  结果泰山派的几个放嘴炮,本事不够被田伯光杀的杀,伤的伤,他们开始败坏令狐冲名声,说华山派大弟子与淫贼称兄道弟。

  但却忘了,他们性命也是令狐冲救的。

  而后刘正风一家被嵩山派斩尽杀绝,余沧海灭了福威镖局,弟子烧杀抢掠,这些都是名门正派,而他的性命却是魔教长老曲阳救的。

  尤其是大嵩阳手杀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曲非烟,这一幕幕对令狐冲冲击力太大,他就有个疑问,到底谁是正谁是魔?

  后来林震南将遗言说给令狐冲听,而令狐冲何时有过隐瞒,都告诉了林平之。

  换了我们,既然明知与辟邪剑法有关,能说出去的又有几个?

  恐怕还在嘲笑令狐冲傻吧?

  殊不知这就是立身武林最重要的“信义”二字,他后来被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说的清楚,你见我之事,对你师父也不可说起。

  令狐冲是答应了的。

  他一诺千金,如何能够食言而肥?

  现在世风日下,自己道德观低下,却将一言九鼎的至诚君子看成傻子,太过可悲!

  好多人,压根忽略了令狐冲最重要的一次心理路程,令狐冲被田伯光打伤,又遇到正道门派,青城派弟子,差点丢了性命,被曲洋所救。

  后来又亲眼所见费彬之狠毒,和刘正风满门之凄惨等等巨变,凭心而论,以他本身放浪不羁的性子,内心思想会不会有大转变?到底谁才是魔?谁是正?

  他见到的魔教之人,采花恶贼,某种意义上比他们这些正道还要强的多,最起码人家光明磊落!

  就这他为了华山派仍然不遗余力,好多人扯,为什么不将独孤九剑传给他师父,为什么不将五岳派密洞说出来!

  这就是江湖人最基本的准则,说话算数,讲究信义,答应人的事,就不能食言,岳不群伪君子的本质,任我行在十几年前,就看的清楚明白。原话是他还未腾出手来撕下他的假面具,结果被囚禁了。

  可他却对宁中则敬佩有加,莫非任我行说的是假话?

  为了林家辟邪剑法,连女儿都能利用舍弃,不择手段的野心家,竟然都成了竞相追逐的偶像,呵呵……

  还有人说令狐冲不杀田伯光,原文:

  【田伯光冷冷地道:“你只须这么一剑刺将过来,杀人灭口,岂不干脆?”令狐冲退后两步,还剑入鞘,说道:“当日田兄武艺远胜于我之时,倘若一刀将我杀了,焉有今日之事?在下请田兄不向旁人泄露我风太师叔的行踪,乃是相求,不敢有丝毫胁迫之意。”田伯光道:“好,我答允了。”令狐冲深深一揖,道:“多谢田兄。”】

  田伯光回雁楼不杀他,在华山先制住他也没杀他,结果令狐冲武功大进,就反手杀他,试问,这还是个人?

  田伯光伸出手去,说道:“令狐兄,咱们握一握手再死。”

  【令狐冲不禁迟疑,田伯光此言,明是要与自己结成生死之交,但他是个声名狼藉的采花大盗,自己是名门高徒,如何可以和他结交?当日在思过崖上数次胜他而不杀,还可说是报他数度不杀之德,到今日再和他一起厮混,未免太也说不过去,言念及此,一只右手伸了一半,便伸不过去。

  田伯光还道他受伤实在太重,连手臂也难以动弹,大声道:“令狐兄,田伯光交上了你这个朋友。你倘若伤重先死,田某决不独活。”

  令狐冲听他说得诚挚,心中一凛,寻思:“这人倒很够朋友。”当即伸出手去,握住他右手,笑道:“田兄,你我二人相伴,死得倒不寂寞。”】

  令狐冲并非心里没谱,后来他差点被嵩山派的狄修所杀,对田伯光说的清楚,

  【令狐冲道:“田兄且慢。”田伯光道:“怎么?”令狐冲道:“田兄,令狐冲数次承你手下留情,交了你这朋友,有一件事我可要良言相劝。你若不改,咱们这朋友可做不长。”

  田伯光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劝我从此不可再干奸淫良家妇女的勾当。好,田某听你的话,天下荡妇淫娃,所在多有,田某贪花好色,出钱也能买到,不必定要去逼迫良家妇女,伤人性命。哈哈,令狐兄,衡山群玉院中的风光,不是妙得紧么?】

  那么我问一句,名门正派的人都是要杀自己这个华山弟子的,前有费彬,后有狄修。

  救自己命的,饶自己命的,却是为人不齿的曲洋,田伯光,我们会不会对那句“魔教中人,拔剑便杀”产生质疑?

  乃至于他在破庙救了华山派,被岳不群派人监视,被王家人欺负。

  因为真气之事,命不久矣。

  师父还在为是否求平一指救命,难以抉择,江湖上的歪门邪道却想尽办法救他。

  而他也不知道端倪,总不能人家救他,他还不理人吧?结果五霸冈之会后,自己被师父逐出师门等等之事。

  他却放弃了方证传授易筋经的橄榄枝,就这一点,当今社会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他怎能不自暴自弃?但正因如此,他才看不惯众人围攻向问天,才有了遇上任我行,活下去的可能。

  而且纵观全书,从始至终,令狐冲也没有对不起岳不群的地方。

  岳不群的假仁假义,不择手段,处处有所体现,恒山派遇难,让口口声声说什么五岳剑派,同气连枝的华山派救援,岳不群一推再推,尼姑都说他道貌岸然是个伪君子。

  其实说白了,当今社会出现大量岳不群粉丝、杨康粉丝,只是一个问题,其实是好多人就是现实中杨康、岳不群,他们需要道德支撑,需要翻案,求一个心安理得。

  也可以说是,我们都想做令狐冲,肆意挥洒,结果都混成了岳不群,自然看不惯令狐冲这种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也是武侠小说的天地越来越小的原因之所在,因为大侠那种有恩报恩,有仇却未必报的风格,我们做不到,理解不了,所以都成了毒点。

  试问,现在谁写小说,遇上云中鹤这种淫贼,不杀;遇上敢骂自己为杂种的岳老三,不杀,恐怕作者会被骂死吧?

  哈哈……

  但乔峰就那样做了!

  所以,就连我们读者的想法都一直在变,同一件事,几十年前的看法与现代都有不同,遑论主角顾朝辞的行事风格呢?

  他并非反复无常,可是灵活机变,随事而变,随心而生。

  ……

  再次感谢粉丝榜上的各位书友支持,以及致M1N9伤、海鹰赢、big、裕仁,求败剑魔、李公梓2019、一朝梦碎意难平等书友的大力支持!

  在下再次拜谢诸位了!

  有缘江湖再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c9.cc。官场小说手机版:https://m.gc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